2024年,文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心理育人工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心理育人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学生养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一、健全制度机制,筑牢学生心灵防护堤
2024年,文学院党委将心理健康教育置于学生工作的重要位置,制定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构建了学生班级-学生家庭-学院心理辅导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业医院五级心理健康网络体系,定期召开党委会、学生工作会议、教职工大会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部署;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清单台账,对严重心理问题学生进行 “一对一”精准帮扶,针对特殊学生群体提供个性化的帮扶和支持;严格落实心理访谈制度,根据《安徽财经大学心理访谈工作指南》科学地开展访谈工作,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情绪情感、个人发展、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方面的心理困扰,夯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础;严格落实心理健康状况月报制度,每月月末将需要关注学生情况报送到学校心理中心,做到全面、动态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对学生心理危机的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减少或避免学生因严重心理问题而导致的突发性事件。
二、凝聚育人力量,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学院充分发挥二级心理工作站“润心苑”的作用,依托平台有效凝聚育人力量,构建全方位心理育人工作新格局,确保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覆盖和有效实施。
建好专业团队,做学生成长的护心人。发挥“寝室长-班级心理委员-院学生会素质拓展部-学院心理辅导站”的联动机制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工作干部、教师、学生等力量参与到建设中来。举办辅导员谈心谈话论坛、月报研商会,选派辅导员赴华东师范大学参加学生情感疏导与心理危机识别干预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中国综合取向心理沙盘高级班专题培训、心理咨询基础培训等,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
发挥朋辈作用,做关爱学生的暖心人。突出和强化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功能,积极选拔和培养朋辈心理委员、兼职辅导员等学生骨干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了解学生心理问题、反馈学生心理状况、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整合教育资源,做心理工作的有心人。通过召开新生家长见面会、线上家长会,并借助微信公众号、家校共育群等多渠道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了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与重视度,共同呵护学生身心健康,实现家校心理健康的育人合力。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保健和精神卫生服务工作, 保障学院患有严重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类学生接受高质量心理健康诊疗服务,与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签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创共建协议,充分发挥蚌埠第一人民医院的专业特色优势,将专业医疗资源带进校园,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三、坚持用心用情,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勇敢追梦
学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专题讲座、团体辅导、心理微电影比赛、心理情景剧大赛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升自我认知与心理调适能力。结合新生入学、“5·25”心理健康月等时间节点,开展新生素质拓展、“阅心同步 健康同行”心理读书会等活动,举办“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心理健康讲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学生拍摄制作的心理情景剧《冲出毕业“悸”》荣获第七届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优秀剧目展“百佳剧目”和“创新剧目”;组织学生参加校第四届心理短视频(微电影)比赛获得校一等奖1个、三等奖2个,1位老师在学校第四届心理短视频(微电影)比赛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经过一年的努力,文学院心理育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提升,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下一步,学院将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创新心理育人形式,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撰稿:张珊珊;审核:王龙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