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20年代以降,学者晏阳初、梁漱溟等就开始乡村治理与建设的实践活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百年来,相关研究和实践活动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和建设问题一直都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982年至1986年,连续5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进入二十一世纪,2004年至2024年,又连续21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重中之重”的地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为未来乡村治理与建设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要求。
笔者生于乡村,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是在乡村长大,对乡村充满感情和依赖。求学及工作于城市以后,只是偶尔才回到乡村。随着年龄的增大,在城乡情景的不断交叉变换中,对乡村的认识反而越来越清晰起来。每次从城里回到家乡,心情都是愉悦和开心的,思绪也会沉静下来。乡村似乎是一道防火墙,一下子就屏蔽和摈弃了所有的烦恼、急躁、焦虑和忧愁。在乡村的家里,似乎才回归到了一个人的存在该有的样子,才开始在不慌不忙、有条不紊、慢条斯理、安逸恬静、大大方方中去刷牙、吃饭、睡觉,甚至与左邻右舍打招呼也是清澈而纯粹的,没有任何人事与设防的牵绊。在如此美好的心情体验中,结合自身的学术经历,笔者经常会去思考如何面对乡村治理和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以此为志业,努力守护好心灵与精神的美好家园。
礼失求诸野,乡村存储了最为原始的传统文化基因和密码,也被钻嵌铆入了最为本源的文化-心理结构样式。作为中华文化-文明最为独特的物理-人文时空存在体,承载了最为丰富与真实的人性-人情的展现和表达。笔者努力从治道视角对在该存在体上发生的人和事进行诠释,也尽力从农民参与视角对在乡村场域发生的各类公共事项进行解读,以求理论研究能够越来越靠近客观实在的真貌。书中文稿,写作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撰写时的心理体验也各不相同,从现在视角来看,还存在不少有待完善的地方,但它们就像是一面面镜子,客观反映了当时的思考和文笔状态,敝帚自珍,笔者还是几乎不加改动的全部收录于此,希望今后的研究能够更加成熟和完善,进而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贡献绵薄之力。
文学院院长 方军